基于物质流视角的全球关键原材料贸易隐含碳流动格局演变分析
编号:21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2:27:22 浏览:77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6]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9、专题13.5(19日下午,220)

暂无文件

摘要
钢铁、铝、水泥等关键原材料是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生产分布不均、全生命周期能耗大、生态环境影响显著的特征。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跨国界分割,以贸易流动为载体,关键原材料以资源产品、制成品及最终消费品等多种产品形式实现国家间跨区域流动,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的负荷转移。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和出口国,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负荷转移。为此,本研究为基于产品生产碳足迹,以CBAM初始框架下的典型原材料产品为例,通过追踪关键原材料产品的全球贸易流动,厘清了伴随产品贸易的关键原材料隐含全球碳转移格局、路径及其特征;进一步,构建关键原材料贸易角色评估模型,评估了主要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关键原材料产品隐含碳流动格局中的角色及相互关系,试图为明晰我国贡献,提升我国在贸易谈判和对外合作的话语权,推动全球减碳战略合作提供决策支持与建议。
 
关键词
碳转移,物质流分析,关键原材料,产品贸易
报告人
汤林彬
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汤林彬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陈伟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