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液相生成:从内陆到海洋大气
编号:209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2:24:57 浏览:83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的发生往往伴随静稳、高湿的环境条件,二次污染特征凸现。环境相对湿度或颗粒物含水量的升高可以通过促进气-粒分配、液相/非均相反应等促进颗粒态无机物和有机组分的快速生成。本研究对不同环境大气开展了综合观测和对比分析发现,在内陆地区,随着湿度升高,有机物的二次生成过程逐渐由RH限制向前体物限制转变;在沿海地区或海洋大气中,相对湿度整体高于内陆,相对湿度不是有机物二次生成的限制条件,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液相生成更加重要。
通过对大气颗粒物中关键含硫、含氮有机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分子层面揭示了环境要素影响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作用机制。液相氧化是高氧化态含氮和含硫组分的重要生成途径,包括有机硫酸酯、有机硝酸酯和硝基芳香烃等;酸催化反应、NO3自由基夜间氧化等是其重要生成途径。近海大气SOA的液相生成受海洋生物排放和陆源传输的交互影响。
稿件作者
王玉珏
中国海洋大学
郭松
北京大学
吴志军
北京大学
周杨
中国海洋大学
郁建珍
香港科技大学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胡敏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