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和粒径特征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编号:20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09:51:17 浏览:77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冻融作用通过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团聚体破碎和重新组合,进而影响土壤的侵蚀过程。土壤团聚体粒径特征及其稳定性是表征易受侵蚀土壤抗蚀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不同粒径级东北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频次冻融循环处理后土壤干筛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特征,分析多次冻融循环对各粒径级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各粒径组干筛团聚体的破碎和聚合分别向相邻下一粒径级和上一粒径级转移。冻融循环后各粒径级水稳性团聚体主要破碎为0.25-0.5mm和<0.25mm粒径,占比分别为21.16%-27.96%和43.55-65.13%。各粒径组风干团聚体在1次冻融后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相较于未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2~30次冻融循环趋于平稳。D1–2mm、D0.5–1mm、D0.25–0.5mm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在1次冻融后MWD和GMD显著增大(p<0.05),而后逐渐趋于平稳。冻融循环对D≥5mm,D1–2mm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无显著影响。相较冻融作用和冻融与粒径交互作用,粒径因素对土壤团聚体MWD和GMD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冻融循环,粒径特征,黑土,团聚体稳定性
报告人
杨德锋
讲师 沈阳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杨德锋 沈阳农业大学
石啸歌 沈阳农业大学
周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