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吸湿性方法获得海洋飞沫气溶胶粒径分布
编号:206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22:20 浏览:84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5]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7、专题13.11(19日下午,214)

暂无文件

摘要
海洋飞沫气溶胶是大气与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媒介,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排放通量最大的气溶胶种类之一,对全球气候调控起着重要作用。海洋飞沫气溶胶排放通量方程同时也是地球系统数值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参数之一。但目前现有的海洋飞沫气溶胶排放通量方程之间的差异很大,造成不同模式估算海洋飞沫气溶胶排放总量相差极大,严重制约了对气候系统的理解和模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海洋飞沫气溶胶粒径分布数据的缺失。传统的观点认为,海洋飞沫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海盐主要集中于大粒径(>500 nm),因此其对海洋云凝结核的贡献很低。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海盐气溶胶吸湿性非常高的特点,利用加湿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获得了北大西洋海洋飞沫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发现亚根模态的海洋飞沫气溶胶的数浓度被传统方法严重低估。
 
关键词
海洋气溶胶,吸湿性,粒径分布
报告人
徐威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徐威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林春水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汝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