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大气新粒子生成及其散射吸湿增长特征
编号:206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22:20 浏览:75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全球空气质量、气候效应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使用扫描电迁移粒径谱仪测量东南沿海城市厦门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捕捉并识别新粒子生成事件特征;并利用多波段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测量系统,探究在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的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特征。观测期间,东南沿海大气颗粒物的平均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为单峰分布,主要由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颗粒物贡献。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的频率为26%,其中包括核模态显示出明显生长过程的清洁型(I类)和核模态数浓度增加涵盖各种粒径的非清洁型(II类)。I类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弱于II类;而在高相对湿度下(RH=80%~90%)新粒子生成发生时的散射吸湿增长大于无新粒子生成发生。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东南沿海城市,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
稿件作者
李玲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李梦仁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陈进生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