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CPC对3-10 nm颗粒物吸湿特性及其化学组分的研究
编号:205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19:51 浏览:78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5]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7、专题13.11(19日下午,214)

暂无文件

摘要
sub-10 nm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对于理解新粒子生成及其后续生长至关重要。受限于仪器测量的时间分辨率和粒径范围,目前能够获取的sub-10 nm颗粒物化学组分信息非常有限。本研究搭建了通过调节流量快速改变过饱和度的SFCPC,流量在80-400 cm3/min时提供的过饱和度范围为14.02%-26.39%,对应能够活化3.6-5.4 nm硫酸铵颗粒物。使用SFCPC在3.5-8 nm建立了硫酸铵(κ:0.37-0.42)、左旋葡聚糖(κ:0.16-0.20)及其混合物的吸湿性参数与有机物质量分数之间的分粒径线性关系,同时测量了5种有机物在5-8 nm内的κ值(蒎酮酸:0.121±0.055、苯甲酸:0.123±0.035、丙二酸:0.132±0.032、丁二酸:0.129±0.02、戊二酸:0.142±0.023)。结果表明快速改变的过饱和度和目标粒径范围使得SFCPC适用于外场观测,所提供的sub-10 nm颗粒物吸湿性和化学组分信息是研究新粒子生成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SFCPC,吸湿性,化学组分,纳米颗粒物
报告人
张科炜
博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张科炜 浙江大学
王志彬 浙江大学
徐正宁 浙江大学
张飞 浙江大学
裴祥宇 浙江大学
苏杭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
程雅芳 Multiphase Chemistry Department,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Mainz 55020, Germany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