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夏季高温异常成因分析
编号:203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2:47 浏览:66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利用1971—2022年长江中游234个站点日降水和最高温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分析了夏季高温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特征,结果表明:(1)近52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长江中游夏季高温日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高温日为19天,其中1987年偏少最显著,高温日仅5天,2022年高温日数最多达74天,距平百分率高达163%;(2)夏季高温日偏多年,在副极地波导的遥相关波列影响下,东亚大陆高压增强,反气旋性环流控制长江中游地区,同时东亚夏季西风急流位置偏北,促使西太副高西伸北抬,强烈的下沉运动抑制低层对流的发展,辐射增温作用明显;(3)夏季高温日与赤道北印度洋、北大西洋和中低纬西太平洋海温,尤其是夏季海温呈正相关关系,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呈负相关。从前冬开始赤道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持续偏高,中低纬西太平洋海温逐渐开始升高,同时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呈异常La Nina状态,有利于长江中游夏季高温日异常偏多;(4)夏季干旱与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北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相关性在前冬达到最强,春季开始减弱,说明夏季干旱发生时,前期海温呈中部型La Nina分布形态。
关键词
高温日数;干旱;长江中游;大气环流;海温异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