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与落基山脉臭氧谷气候特征比较
编号:20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2:46 浏览:78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2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本次研究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对青藏高原(TP)和落基山脉(RM)的臭氧谷气候特征进行了比较,并且利用Lorenz环流分解方法分析了这两个地区臭氧的水平动力输运差异。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谷位于200-50 hPa(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或UTLS),落基山脉上空的臭氧谷位于300-100 hPa。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臭氧含量低于落基山脉。臭氧含量的时空分布和环流分析表明,南亚反气旋对青藏高原臭氧谷的存在起着重要作用,臭氧含量通量在7月达到最大值。这说明大尺度地形和相关的大气环流决定了臭氧谷的出现。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于瞬变输送,定常输送对臭氧谷形成的影响更大。纬向环流的输送量几乎抵消了大部分经向环流的输送量,因为纬向环流的输送量几乎等于经向输送量,并且落基山脉上空的输送中心比青藏高原上空弱得多。此外,瞬态和定常输送之间的差异在落基山脉上空没有青藏高原上空那么明显。涡旋驱动的定常臭氧输送通量显著影响了这些大地形上两个低臭氧中心的发展。
关键词
青藏高原,落基山脉,臭氧谷,定常输送,Lorenz环流分解,涡旋输送
报告人
沈麟
硕士研究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饶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钧烽 中国科学院
王启璐 中国科学院
沈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