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汛期反枯”期间的水汽输送异常的溯源与物理驱动因子解析
编号:20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2:39 浏览:77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在长江流域,汛期时发生极端干旱事件会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严重威胁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的四次汛期干旱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干旱期间导致降水不足的水分输送变化的来源及物理驱动因子。相较于气候态,汛期干旱期间外部平流水分对流域降水的贡献减少了3.3%。利用HYSPLIT模型量化水分输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期间的外部平流水分贡献的异常减少主要来自印度洋(1978年和2006年)、欧亚大陆(1959年)和太平洋(2022年)。这种干旱发生、发展期间的水分输送异常是由动力过程(尤其是辐合/辐散风的变化)主导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长江流域汛期干旱期间的大气水循环变化,并提高对其物理驱动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
极端干旱事件,水汽来源,HYSPLIT模式,动力和热力机制
报告人
柳睿涵
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稿件作者
柳睿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顾西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