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向下影响种类的再划分与对流层响应
编号:201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2:38 浏览:727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向下影响(DWs)对对流层以及地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其对对流层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筛选出了1940至2022年内32个DWs,通过其对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就近地面温度的影响,划分为四类:1)皆产生影响型(BOTH);2)仅对欧亚大陆影响型(EA);3)仅对北美大陆影响型(NA);4)皆未影响型(NONE)。通过对各类型事件前后各物理量场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DWs前40天10m温度的变化显示,各类事件型发生前影响区域已经出现变冷的趋势,仅NA型事件呈相反的趋势(欧亚偏冷、北美偏暖)。
2)对欧亚地区影响的事件型(BOTH、NA)导致了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低纬度降水增多的现象;而北美大陆降水影响均不显著。
3)对等熵位涡场的研究显示,在事件发生前30天至后30天,高位涡区移动与影响区域位置重合。从平流层流层向对流层传播的冷空气是使影响区域温度显著下降的原因之一。
4)EP通量场的分析表明,总体来说对DWs的发生,1波的贡献大于2波。不同的是,BOTH型与EA型1波2波都有较大的贡献,NA型1波贡献远大于2波贡献,而NONE型1波2波强度都较弱。这可能与SSWs的分裂型与偏移型有关。
5)不同类型DWs对阻塞频率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EA与BOTH型导致亚洲与北美高纬度阻塞频率增加,而NA与NONE型仅导致北美高纬度阻塞频率增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