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事件成因分析
编号:20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2:36 浏览:73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事件频次及累积日数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年际变化与特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和外强迫影响因子演变配置密切联系。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事件偏强年,高层加强的海洋性大陆区域越赤道气流与我国东部反气旋环流边缘东风气流于华南交汇下沉,而南亚高压偏东、中纬度105°~130°E位置反气旋性环流对长波脊的激发作用、低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等均利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进而促使华南垂直层整层处于正压结构下沉运动控制,利于区域性高温持续发展,抑制华南降水发生,叠加华南水汽输送条件偏差、绝热加热加强局地感热及太阳辐射等,进一步促成高温极端事件。上述环流配置又与三大洋关键区海温的演变密切联系——赤道中东太平洋前年秋冬偏暖转夏季偏冷的演变、北印度洋前期持续暖海温、夏季中纬度大西洋暖海温则分别通过Gill响应、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及低层反气旋、遥相关波列实现对大气环流配置的影响。2024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及海温演变配置符合上述主要特点,我国北部-蒙古南部及青藏高原两大区域积雪前期偏多的外强迫因子特征也支持2024年华南区域性持续高温事件偏强,因此2024年华南出现较重的区域性持续高温极端气候事件概率较高。
关键词
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华南,大气环流,海表面温度
报告人
董少柔
工程师 广东省气候中心

稿件作者
董少柔 广东省气候中心
林爱兰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胡娅敏 广东省气候中心
何健 广东省气候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