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有机混合气溶胶中有机过氧化物与二氧化硫非均相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编号:198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1:01:16 浏览:8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4]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4(19日上午,220)

暂无文件

摘要
有机过氧化物(POs)对溶解的二氧化硫(SO2)具有强反应活性,然而POs和SO2在复杂无机-有机混合气溶胶中的非均相反应动力学鲜有研究,亟待厘清气溶胶独特理化性质对PO-S(IV)非均相反应活性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α-蒎烯SOA与不同无机盐的内混颗粒物与SO2的非均相反应,探讨了影响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首次利用低温冷冻电镜测定了亚微米无机盐-SOA内混颗粒物的液-液相分离相对湿度(SRH),其SRH在85%-88% RH范围内。在液-液相分离(核壳结构)的颗粒物上,PO-S(IV)的反应活性明显依赖于SOA壳层中的水含量。在无机盐和SOA完全混溶的液态颗粒物上,PO-S(IV)的反应活性受颗粒相酸度的控制。基于获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发现,在典型清洁和污染大气中,POs与SO2非均相反应是硫酸盐生成重要途径。
关键词
非均相反应,有机过氧化物,二次有机气溶胶,硫酸盐,内部混合颗粒,相分离,气溶胶酸度
报告人
姚敏
讲师 兰州交通大学

       报告人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为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讲师,报告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主要围绕 SOA 生成与演变动力学与机理研究,重点探究 SOA 中有机过氧化物 与 SO2 的非均相反应与多相化学转化过程。
 

稿件作者
姚敏 兰州交通大学
赵岳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