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苔原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编号:1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09:50:03 浏览:88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9] 主题19、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S19-1] 主题19、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专题19.1、专题19.2、专题19.3、专题19.4(18日下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高山苔原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目前国际上苔原植被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极苔原且主要关注高大灌木和乔木扩张现象。其实苔原植被变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除了高纬度苔原地区灌木和乔木扩张,禾本科草本扩张现象也普遍存在于许多高山苔原中,但其对高山苔原生态系统碳库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与降水变化协同草本扩张如何影响高山苔原碳储量等问题并未得到科学的解答。本研究以欧亚大陆东部高山苔原的南缘,我国最为典型的山地苔原—长白山苔原为研究对象,探讨长白山苔原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固定样方的样带调查和遥感影像监测,发现低矮灌木牛皮杜鹃的海拔分布有所升高,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变化不显著,而两种草本植物,大叶章和大白花地榆海拔分布显著升高,面积显著增加。同时通过耦合生态位模型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发现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笃斯越橘和牛皮杜鹃的适生区面积呈减少趋势,大叶章适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未来不同情景下的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会使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减少;而大叶章等草本植物不断向苔原上侵,造成苔原原生低矮灌木的缩减将降低生态系统碳储量。本研究有助于深入地理解草本扩张对苔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气候变化下长白山苔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维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被动态,苔原,长白山,碳储量
报告人
王雷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稿件作者
王雷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