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夏季农村站点HONO收支及其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
编号:195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0:56:11 浏览:85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气态亚硝酸(HONO)的光解是对流层大气中羟基(OH)自由基的主要初级来源之一,对于一次污染物的去除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长江三角洲污染大气中HONO的来源及其影响,于2018年5月19日至6月18日在泰州的一个农村站点对HONO及相关参数进行了连续测量。在此期间,测量到的HONO浓度范围为0.01 - 4.21 ppbv,平均浓度为0.60 ± 0.67 ppbv。研究发现,夜间HONO的两个最大来源为地面NO2的非均相转化(0.20±0.12 ppbv/h)和汽车及燃烧的一次排放(0.13 ± 0.08 ppbv/h)。NO与OH的均相反应(0.03 ± 0.05 ppbv/h)、气溶胶表面上NO2的非均匀转化(0.06 ± 0.09 ppbv/h)以及土壤排放(0.006 ± 0.001 ppbv/h)则是其他三个较小的来源。夜间NO2向HONO的非均匀转化过程中受到相对湿度的影响。日间收支中,均匀反应(POH+NO)、土壤排放(Psoil)和一次排放(Pemis)的强度分别为0.21 ± 0.19 ppbv/h、0.20 ± 0.01 ppbv/h和0.07 ± 0.07 ppbv/h。光解去除(Lphoto)是最大的汇,均值为1.59 ± 1.36 ppbv/h。日间未知HONO源的强度表现出接近对称的日变化模式,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84 ppbv/h。相关性分析和敏感性试验表明,地面上光诱导的NO2转化能够解释这一未知来源。此外,HONO和O3光解生成OH自由基的速率P(OH)HONO和P(OH)O3 的日间均值分别为1.28 ppbv/h和0.48 ppbv/h,HONO的贡献成为主要途径。这项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污染大气中HONO的多元来源,并鼓励更多的长期观测来评估来自不同来源的贡献。
关键词
气态亚硝酸(HONO);非均相反应;收支分析;大气氧化能力;长江三角洲
稿件作者
韩宝彬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秦敏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