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ust - 全球高分辨率沙尘-天气一体化预报系统
编号:19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0:51:36 浏览:909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8]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10(19日下午,224)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受沙尘影响最大、最需要沙尘预报的国家。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凭借其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风电和光伏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该地区频发的沙尘天气对新能源产业构成了严重挑战。由于沙尘预报属于气溶胶环境预报范畴,其所属的化学模块复杂度高,计算资源需求昂贵,传统的业务化天气预报保障无法兼顾沙尘暴预报。目前,沙尘预报只能在独立的环境预报业务中进行,通过较低分辨率的模式在较晚的时间完成相关保障任务,这一方案难以准确解析强沙尘暴过程,也无法提供及时精细化的预报预警。为解决这一难题,本工作提出了沙尘-动力一体化(iDust)融合预报新范式。通过增加约十分之一的额外计算资源,iDust将沙尘预报能力深度融合进全球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模式的动力框架,实现了天气预报业务保障级别的实时全球沙尘-天气一体化业务预报能力。使用iDust,00UTC起报的全球12.5公里30日逐小时沙尘暴预报模拟可以在06UTC获取预报结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及时预报浓度超过3000微克/立方米的强沙尘暴。iDust一体化天气预报模式建设的新范式,不仅拓展了业务预报系统对沙尘暴等极端气象灾害的覆盖能力,还为光伏和风电等新兴产业提供了深入定制化的支撑。这一新范式有望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转型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沙尘暴预报,数值天气预报,尺度自适应
报告人
陈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