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8]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10(19日下午,224)
暂无文件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热浪事件呈显著加剧态势,已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以往针对热浪事件的研究通常将时间与空间维度分割,只关注限定区域内此类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或某一特定时段内的空间范围。然而,多数热浪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并在空间上延展或移动的连续动态过程。因此,本研究从时空三维视角出发,旨在揭示全球陆地范围内时空连续热浪事件的移动特征及其机制。利用多套再分析资料和模式模拟数据追踪识别了时空连续热浪事件,研究其在不同大洲和不同时期的移动特征。研究发现时空连续热浪事件以向东移动为主,1979~2020年间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和移动距离增加,但移动速度显著减慢。这可能是由于涡旋动能和纬向风的减弱,以及人为热强迫产生的温室气体影响所致。自1997年以来,这些变化趋势呈显著加剧态势。气候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如果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且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这种持续时间更长、移动距离更远且移动速度更慢的连续热浪事件将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罗明,教授、博导,中山大学逸仙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包括全球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城市气候与人居环境、环境健康与时空大数据分析、遥感与GIS应用等。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The Innovation、PNAS、GRL、ESSD等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总被引3400余次,H指数34(Google Scholar)。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报、美联社、纽约时报、美国国家气象频道等报道或转载。担任The Innovation、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等期刊青年编委或编委;主持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多项。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