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肥添加对氮水交互下杉木幼苗环境适应性影响研究
编号:19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09:48:59 浏览:9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9] 主题19、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S19-1] 主题19、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专题19.1、专题19.2、专题19.3、专题19.4(18日下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亚热带地区面临着降水格局的季节变化以及过量氮沉降的双重影响,这将对幼树幼苗的生长产生威胁。硅被认为一种能够提升植物抗逆性的营养元素。本研究尝试探索硅添加是否能够缓解环境变化对幼树幼苗的影响。本研究在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设立研究区,以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氮水交互硅肥添加盆栽实验,结果显示,硅肥添加对氮水交互下的杉木幼苗生长性状与生理生化适应性各指标影响显著(P0.05)。杉木幼苗在水分胁迫中,低氮添加时(N0、N1),低浓度(Si1)硅肥添加提高幼苗生长性状适应性(苗高净生长量、地径净生长量、生物量);中、高氮添加时(N2、N3),中、低(Si1、Si2)浓度硅肥添加增加幼苗生物量。杉木幼苗生长性状与其生理生化适应性的 POD 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杉木幼苗在水分胁迫中,低氮添加时(N0、N1),中、低浓度(Si1、Si2)硅肥添加提高幼苗 SOD、POD 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氮添加过量时(N3),低浓度(Si1)硅肥添加提高幼苗 SOD 活性,中、高浓度(Si2、Si3)硅肥添加提高幼苗脯氨酸、可溶性蛋 白、光合色素、总酚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 相关分析表明杉木幼苗苗高净生长量、地径净生长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光合色素含量与土壤 pH 呈显著负相关;幼苗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铵态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幼苗光合色素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硅肥添加对氮水交互下的土壤 pH、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影响显著(P<0.05)。杉木幼苗在水分胁迫中,低氮添加时(N0、N1),各浓度硅肥添加降低土壤 pH;氮添加过量时(N3),各浓度硅肥添加提高土壤 pH 和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硅肥添加的土壤 pH 维持在适宜杉木幼苗生长范围(4~5.5)内,中、高浓度(Si2、Si3)硅肥添加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
 
关键词
硅,氮沉降,杉木,土壤pH,水胁迫
报告人
靳少非
副教授 闽江学院

稿件作者
靳少非 闽江学院
刘丹萍 龙岩市林业局
郑德祥 福建农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