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悬浮箱-单颗粒质谱技术的叶片沉降颗粒物尺寸与成分快速表征方法
编号:18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0:31:39 浏览:73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1]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6、专题13.12(18日下午,214)

暂无文件

摘要
大气颗粒物(PM)的尺寸和成分是其致病的关键因素,理解植物对于PM的滞纳特征对空气净化至关重要。然而,自然沉降颗粒物(NFPM)与叶表沉降颗粒物(LDPM)在尺寸和组成上的差异仍不明晰。本研究通过使用悬浮箱联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发现,LDPM比NFPM大6.8%-97.3%,且两者在组成上差异显著:NFPM以有机碳(OC)和富钾成分为主,而LDPM以地壳物种为主。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更有效地滞纳OC颗粒,而左旋葡聚糖呈现出相反趋势。叶片对重金属等成分的吸附能力呈现出树种特异性,表明不同树种对PM的不同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效应。来源解析表明NFPM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和海盐,而LDPM主要来自扬尘。本研究深化了对PM-植物互作的理解,为城市空气污染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干沉降过程,粒径分布,化学组成,来源解析,植物修复
报告人
陈德乐
博士研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陈德乐 上海交通大学
殷杉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