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溶胶光镊的单颗粒水平 SO2-NO2非均相反应研究
编号:185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0:05:44 浏览:85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3]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S13-2] 主题13、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专题13.1、专题13.2(18日下午,220)

暂无文件

摘要
硫酸盐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近年来,人们对硫酸盐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不同大气条件下硫酸盐形成的主要途径仍存在争议。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基于反向传播双光束的气溶胶光镊在反应腔中稳定悬浮单个微米级颗粒物,观察颗粒在不同浓度下SO2、NO2和NH3的生长过程。我们发现在化学反应与入射光束的共同作用下,颗粒物通过离散方式增长。通过结合颗粒热力学模型与颗粒的光吸收截面分析,我们得了硫酸盐的生成速率。随着颗粒物pH值的降低,硫酸盐速率显著减小,表明气溶胶酸度对SO2+NO2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使用多层动力学模型模拟颗粒物生长过程,我们发现硫酸盐生成反应主要发生在颗粒物表面附近,但速率低于现有文献报道的速率,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潜在原因可能是与先前研究中使用的颗粒物尺寸不同(纳米级颗粒),导致介面反应对硫酸盐生成的相对贡献降低。
 
关键词
气溶胶光镊,硫酸盐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非均相反应
报告人
张凯琪
博士研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张凯琪 上海交通大学
李晨曦 上海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