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岸带湿地蓝碳储量动态与气候适应性管理
编号:18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9:29:34 浏览:78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7]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专题4.5(19日下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已经导致了我国大量海岸带湿地损失 (如红树林损失超过60%),同时随着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加剧,原本脆弱的海岸带湿地面临严峻的气候风险,严重威胁着海岸带湿地的固碳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对我国海岸带湿地保护与修复产生巨大挑战。基于此,我们首次绘制了我国国家尺度的海岸带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地图(30米空间分辨率),探明了过去30年高强度围填海活动导致的碳储量损失,以及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的碳储量情况;结合我国海岸带湿地碳储量与生物多样性地图,识别了基于固碳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提升的我国海岸带湿地保护优先区,提供了保护区扩建的优先选址方案;并提出针对未来海岸挤压胁迫的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空间韧性量化新方法,识别了基于气候适应的我国未来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优先区,提出相应的适应性管理方案。研究成果能够为有效指导海岸带湿地保护与修复、巩固与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实现我国减排增汇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滨海湿地,蓝碳,保护修复,气候韧性
报告人
范冰雄
博士后 厦门大学

稿件作者
范冰雄 厦门大学
李杨帆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