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草泥炭沼泽微生物养分限制的海拔格局
编号:18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23:40 浏览:833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6(19日上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酶化学计量比可以反映微生物对资源的需求,并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限制微生物代谢的因素。然而,山地泥炭地微生物养分限制的模式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文研究了长白山海拔400-1800m的8个以苔草为主的泥炭地中3种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βG)、4- 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P)]和1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探讨了这些酶的化学计量比和微生物养分限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山地泥炭地土壤微生物受碳(C)和磷(P)的限制程度较强,随着海拔的升高,C限制程度降低,P限制程度增加。气候条件是控制山地泥炭地土壤微生物C、P限制海拔格局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通过直接调节地上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养分显著影响微生物C限制,通过直接调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显著影响微生物P限制。该研究有助于了解海拔梯度下微生物代谢限制的模式,并为评估山地泥炭地土壤C和养分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酶化学计量比;微生物养分限制;海拔梯度;山地泥炭地
报告人
张涛
博士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张涛 东北师范大学
王铭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