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至2020年的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估算: 总量、动态变化以及控制因子
编号:18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23:40 浏览:1106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6(19日上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湿地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亦是大气中甲烷(CH4)的最大自然来源,其对全球温室气体收支平衡,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等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湿地的CH4排放强度和分布范围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全球湿地CH4排放的估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大大阻碍了全球CH4预算的量化。本研究使用一个基于过程的模型(IBIS-CH4)模拟了全球湿地2001-2020年CH4排放的动态特征,并对全球湿地CH4排放量进行了估算。我们首先将IBIS-CH4应用于全球24个不同的湿地站点进行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不同湿地站点观测到的的CH4通量的大小及季节性变化。然后,我们使用该模型估算了2001年至2020年全球湿地甲烷的年排放量,平均值为152.67 Tg CH4 yr-1,范围为135.72至167.57 Tg CH4 yr-1。估算的全球湿地CH4排放量与当前基于自下而上的估算(117-256 Tg CH4 yr-1)基本一致,并与独立的自上而下的估计值十分吻合(139-183 Tg CH4 yr-1)。在2001-2020年期间,估算的全球湿地CH4排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010年达峰值,与湿地面积峰值相吻合。全球湿地CH4的排放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并在7月达到峰值,总量的85%集中在热带地区。此外,本研究利用模型试验发现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湿地CH4排放的关键因素,突出了气候变化对于湿地CH4排放的重要性。
 
关键词
湿地,甲烷排放,模型模拟,全球变化
报告人
肖涵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肖涵 中山大学
宋朝清 中山大学
李施华 中山大学
卢骁 中山大学
梁敏琪 中山大学
夏晓圣 中山大学
袁文平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