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在维持全球的碳平衡和调控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不同发育阶段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机制对泥炭沼泽碳汇功能的维持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白山区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明确了不同发育阶段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稳定性差异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SOC含量随泥炭沼泽的发育呈增加趋势,土壤活性碳组分DOC、MBC、KOC和POC含量呈增加趋势,而MAOC含量呈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CSI)随泥炭沼泽的发育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碳稳定程度下降;(3)随泥炭沼泽的发育土壤微生物酶活性(βG、NAG、AP和PO酶)呈上升趋势,富营养泥炭沼泽的高水位条件抑制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4)铁-碳对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起到重要保护作用,土壤
fFe-SOC(%)随泥炭沼泽的发育呈增加趋势,表明铁-碳对贫营养泥炭沼泽有机碳稳定性起关键作用,富营养泥炭沼泽多水源补给,土壤黏粒含量多,黏土结合碳对其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总体而言,随着泥炭沼泽的发育,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减弱,富营养泥炭沼泽的高水位抑制了微生物酶活性,同时黏土矿物对有机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铁-碳保护对贫营养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