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情势对洪泛湿地洲滩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编号:17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14:06 浏览:913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6(19日上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和碳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大气系统的重要碳汇。 在季节性洪泛湿地中,水文变化是对湿地生态功能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现有研究缺乏季节性洪泛湿地不同水文年与不同生长季植被碳储量的评估。我们在鄱阳湖洪泛湿地利用野外采样和文献数据搜集获得7种洲滩优势群落(Arundinella hirta,Cynodon dactylon,Phragmites australis,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Carex cinerascens,Phalaris arundinacea,Zizania latifolia)碳密度数据,通过遥感解译获得其植物分布,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鄱阳湖湿地洲滩优势群在不同水文年的春季和秋季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年份碳储量最高(166.43×104t),平水年最低(148.92×104t)。任何年份的春季总碳储量(96.17-106.02×104t)均高于秋季碳储量(49.97-61.04×104t)(p<0.001)。此外,春秋两季植被碳储量对水文年的响应不同。七个群落的分布和碳密度随水文年而变化,表明水文状况既影响群落的面积,也影响其碳密度,从而调节总碳储量。C.cinerascens是对水文变化最敏感的群落,对不同水文年植被碳总量的变化贡献最大。该研究可加深对水文动态调节植被碳循环机制的认识,为今后制定季节性洪泛湿地生态管理与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碳储量,InVest,水文情势,鄱阳湖流域
报告人
杨子力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杨子力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夏少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于秀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段后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