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围垦开发对越冬雁鸭类栖息地时空演变的影响研究
编号:17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19:00 浏览:80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6(19日上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作为以候鸟栖息地保护为主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也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储备区,盐城滨海湿地围垦历史悠久,其对水鸟栖息地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基于1987-2020年越冬雁鸭类调查分布数据和沿海土地围垦数据,利用LDI指数、MaxEnt和GWR模型,分析围垦开发强度变化对雁鸭类栖息地时空分布影响的局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987-2020年围垦强度总体呈现东北低西南高的格局, 2020年大丰至条子泥西部一带围垦强度普遍大于8.01。1987-2020年雁鸭类种群数量呈先减后增趋势,空间分布明显南移。1997-2020年最适宜区域面积由1997年的1280.76 hm2,下降到2020年的60.19 hm2,优质栖息地斑块进一步压缩。1987-1997年围垦开发强度对生境适宜性的正面影响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北缓冲区附近,2020年围垦开发负面影响进一步恶化,负相关系数为-1.642~-0.699。本研究提出了雁鸭类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模式,为越冬雁鸭类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结构性恢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围垦开发;雁鸭类;栖息地;MaxEnt;GWR
报告人
王成
副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王成 安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