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在气候变化及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变化加剧,供需矛盾突出,其核心则在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特别是在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中。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在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但是生态系统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基于此,以祁连山区为例,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尺度演变、驱动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近40年来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增加趋势明显,其中森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分别贡献43.99%和29.57%,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短期内高强度人类活动加剧导致区域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发生变化,特别是政策制度变化、城市化进程、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也加速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而气候变化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不稳定性。(3)最后聚焦于社会-生态增值机制,研究供给服务对区域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供给服务配置与再调控实现社会和生态的双重增值,研究认为应重点保护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同时沿海拔梯度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低海拔区域应注重经济与
生态的协调发展,中高海拔区域应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最后,我们提出了“生态畜牧业+精准农业”的发展策略,从生态空间、产业布局、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技术以及生态制度五个方面推动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机制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该研究可为全国及全球山地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