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滤食性鱼贝的协同作用与生态修复
编号:171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48:36 浏览:9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9]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4、专题4.2(19日下午,215)

暂无文件

摘要
面对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对淡水生态系统的挑战,本研究拟通过中宇宙受控实验回答两个科学问题:(1)滤食性鱼贝如何通过合适的生物量配比实现最佳下行控藻效果?(2)在外源负荷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鱼贝协同控藻能否抑制/强于营养盐的上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滤食性鱼类是驱动鱼贝在微囊藻群体主导水域中产生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即滤食性鱼类能够减小藻类结构尺寸,从而提升贝类的滤食效率。当鱼类和贝类生物量分别达到50 g m-3和200 g cm-2时,两者的协同控藻效果最佳。此外,滤食性鱼贝在外源负荷较低的条件下能有效控制藻类,但更高的营养负荷(TN ≥ 260 μg L-1d-1; TP ≥ 10 μg L-1d-1)会减弱协同控藻效果。因此,合理调控滤食性动物的生物量,并结合控制外部营养负荷,对促进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
生物操纵,下行效应,上行效应,控藻,富营养化
报告人
张又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沈睿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谷孝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李宽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陈辉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何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毛志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JohnsonRichard 瑞典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