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P6模式中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局地与非局地生物物理效应及其模式间不确定性
编号:168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28:17 浏览:86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LCCs)可以通过局地和非局地生物物理过程影响气候,但对实际LULCCs的效应仍缺乏充分研究。本文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结果,提取了历史时期(1985-2014年)LULCCs 的局地和非局地效应,并探究了LULCCs效应模式间差异的来源。多模式均值显示,由于耕地和牧场扩张,全球平均降温-0.05 °C,包括-0.06 °C的非局地降温和0.01 °C的局地升温。尽管存在较大的模式间不确定性,但整体而言,LULCCs导致了低纬度地区的局地升温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局地降温,而非局地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向下长波辐射和增加向上短波辐射引起地表冷却。LULCCs总效应的模式间差异主要由非局地效应的模式间差异引起,可以进一步归因于向下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非局地变化的模式间差异。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生物物理效应,地表温度
稿件作者
罗幸
南京大学
葛骏
南京大学
曹祎芃
南京大学
刘钰
南京大学
杨丽美
南京大学
王世尧
南京大学
郭维栋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