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移支付有助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吗 ——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经验证据
编号:16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22:32:33 浏览:87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00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简称“生态转移支付”) 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20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该生态补偿政策对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显著提升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并显示出持续性影响,该结论在进行反事实检验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的多重情景分析后依然稳健。研究发现,通过促进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开发,生态转移支付产生了环境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提升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特别是在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中西部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区域,生态转移支付的效果显著,而在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型、东部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区域的效果则不甚明显。此外,生态转移支付在财政能力较强、环境质量较低的生态功能区产生了更显著的效果。这表明,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向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但更有效率,而转移支付资金向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倾斜则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最后,生态转移支付还表现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本地区,也促进了邻近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效率;生态转移支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准自然实验
稿件作者
刘耀彬
Nanchang University
邓伟凤
南昌大学
李硕硕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汝资
南昌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