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态网络揭示城市间生态供需错配的时空分异:以黄河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典型城市为例
编号:161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24 21:11:04 浏览:85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7:1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2]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2(18日下午,209)

暂无文件

摘要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生态供需错配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区域内部生态系统服务流循环的视角构建了生态供需网络,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供需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黄河流域 "上中下游 "典型城市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提出的供需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城市生态供需错配程度,并能够实现城市间的对比研究。另外,我们发现上游城市供需关系优于中游与下游城市,下游城市最差。同时,20年来6个城市的供需关系都是持续变差的,最大降幅达39.8%。社会发展因素驱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生态资源配置、生态空间连通性发生不均衡变化,这种现象成为了推动城市生态供需关系变差的关键因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流域和单个城市都具有适应性的分区保护战略。这对不同流域段城市生态供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网络,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供需关系
报告人
张哲
硕士研究生 山东建筑大学

稿件作者
张哲 山东建筑大学
王琦 山东建筑大学
颜凤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孙英君 山东建筑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