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生态修复的经济效益不能完全支持景观可持续:以内蒙古为例
编号:160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09:30 浏览:79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探索生态修复效益对景观可持续性的贡献对于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全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景观可持续性视角,以内蒙古为例,开发了“价值-多样性-风险”框架来评估当前生态修复规划下的景观可持续性。本研究评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分析了不同关键修复流域之间的空间重叠关系,并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估计了未来生态修复效益的风险。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产生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呈现时空差异。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的重点修复流域占总面积的23%。而产生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重点修复流域重叠部分仅为5%。考虑到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到2050年,SSP1、SSP2和SSP5情景下,耕地需求和建设用地扩张将威胁到生态修复区域的12,062 ~ 15,179 km2,能同时实现三者的重点修复流域的重叠度将分别达到2%、0.5%和0.3%,影响生态修复效益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如果只考虑经济价值,生态修复投资是不可持续的,即使考虑生态价值,也难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和价值最大化的双赢。由于未来风险对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严重影响,这种双赢局面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性、生态修复的资金准备和对未来风险的控制能力来调整生态修复策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