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评估有向生态网络的概念框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编号:159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09:28 浏览:102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建立生态网络可以有效遏制栖息地的破碎化趋势。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生态网络潜藏的方向性特征。本研究从生态流的角度提出了有向生态网络的构建和结构评估的概念框架。该框架揭示了生态网络的运行本质,即生态流依托于静态载体进行有向运动。换言之,该框架克服了以往研究只关注静态载体而忽视生态流的缺点,将引导生态网络的研究从无向转向有向。本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如下:(1) 首先,结合MaxEnt和InVEST模型评估武汉都市圈的栖息适宜性,并据此确定了180块栖息地斑块。根据已确定的物种栖息地和生态阻力面,共提取366条潜在物种迁徙走廊。(2) 其次,构建了生态流与潜在生态流、物种扩散概率和物种扩散引力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生态流可作为生态网络的方向性度量,其密度和强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 最后,引入复杂网络结构算法来揭示有向生态网络的骨干结构。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圈中有向生态网络的主干和分支分别是连接全局和局部栖息地的具有最大生态流的物种迁移路径。同时,根据有向生态网络的骨干结构进行分级保护可以显著增强网络鲁棒性。
稿件作者
陆砚池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耀林
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