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识别的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游憩空间网络构建
编号:159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09:28 浏览:84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识别与网络构建,对维护可持续景观格局,提升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现实问题出发,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识别出核心、边缘、桥接、分支、孤岛、环道等6种关键景观要素。通过景观连通性指数重要性排序,选择5个生态源地,构建“五横两纵”的道路生态廊道;通过连通修复河道和生态净化塘等方式,优化水系生态廊道格局。利用适宜性分析法和游憩机会谱法,根据“极核-组团-扇形-串珠”的生态游憩空间网络结构模式,构建9个重要游憩区、9个主要游憩节点和12个小型节点、两种等级的游憩线路。研究建议强化核心保护区域,夯实湖滨乡村生态保育基础;完善孤岛环境,科学划分土地资源;优化桥接和分支,构建湖滨蓝绿生态网络;提升游憩功能,增加生态旅游价值。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湖滨湿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旅游,肥西三河镇
稿件作者
张童
安徽建筑大学
常凯
安徽建筑大学
汪乐怡
安徽建筑大学
鲁晨
安徽建筑大学
王仟骥
安徽建筑大学
朱倩倩
安徽建筑大学
高科
安徽建筑大学
王玉纯
安徽建筑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