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河流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物源、风化和沉积特征的指示作用
编号:156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02:10 浏览:76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源自青藏高原的大型河流在沉积物产生和运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海洋组成和全球气候。本研究重点关注澜沧江(上湄公河)上游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澜沧江流经中国西南部,是亚洲最大的国际河流之一。
项目重点研究了典型构造活跃的寒湿气候地区的沉积物成熟度和再循环、风化和物源特征。结果表明,澜沧江(LR)沉积物的平均化学蚀变指数(CIA)为73±6,平均成分变异指数(ICV)为1.1±0.6,表明澜沧江河流沉积物具有中等矿物学和化学成熟度特征,与稍暖气候下的中等风化相对应。 此外,LR沉积物的物源特征是长英质烃源岩,类似于上地壳(UCC),其次是再循环沉积岩,通过对比发现,其酸性物源可能来自河流上游地区的北羌塘(NQ)和松潘-甘孜(SGZ)地块,而临沧玄武岩(LCB)为LR沉积物提供了基性岩物源。然而,再循环沉积物物源对沉积物贡献提供有限,这也与河流沉积物风化程度相一致。同时,由于该地区活跃的构造作用,高度物理风化(侵蚀)为澜沧江河流沉积物创造了大量的物源,而气候对风化过程的影响有所增加但并非主导。
最后,以上结果也表明,大河的河流沉积物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取样介质,用于利用地球化学证据评估陆地风化、物源和沉积物特征。
关键词
化学风化,表生地球化学,湄公河,河流沉积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