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镁同位素组成对水文的响应及其对示踪大陆风化作用的指示
编号:15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6:12:18
浏览:909次
特邀报告
摘要
河水是流域化学风化的综合反映;Mg为主量、易活动元素,Mg同位素(δ26Mg)在表生风化过程中差异显著(8‰)。因此,河水δ26Mg具有示踪大陆风化的巨大潜力。在基岩类型一致、气象和水文参数已知的流域,时间序列河水样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限定河水δ26Mg变化与大陆风化的关系。然而,由于缺乏高分辨率(可指示降水事件)采样研究,河水δ26Mg变化与水文的关系不清楚,从而制约着对河水δ26Mg控制因素的认识及其对大陆风化的指示。
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以庆阳市董庄沟小流域(面积1.18 km2)河水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采集了近天分辨率的水样,测试分析了Mg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发现,雨季相对旱季δ26Mg偏高~0.14‰,而雨季发生降水时δ26Mg降低~0.21‰(图1)。该变化主要与碳酸盐矿物(河水Mg主要来源)的溶解和沉淀相关。雨季降水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从而导致水体δ26Mg降低。相反,雨季无雨时期,高温有利于蒸发作用和碳酸盐矿物沉淀,从而导致水体δ26Mg升高,并高于旱季水体δ26Mg (图2)。更重要的是,黄土释放Mg进入河水是瞬时过程,可交换组分对河水Mg的贡献大于80%,但该组分并不能作为河水Mg的来源,而是Mg的转换池,这会缓冲河水δ26Mg变化(图2)。结合前人的工作进一步揭示了河水δ26Mg变化对水文的响应,并强调了可交换组分对大河河水δ26Mg变化的重要影响(图3)。该研究对大陆风化作用有以下指示:(1)大河河水δ26Mg变化与极端降水事件息息相关;(2)端源混合计算可能会导致大陆硅酸盐风化通量被高估;(3)水文变化可能是影响新生代海水δ26Mg变化的一个潜在因素。
关键词
镁同位素,大陆风化,河水,时间序列变化,黄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