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整治工程生态效益模拟评估 ——以长江口为例
编号:150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37:49 浏览:8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6]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5(19日上午,215)

暂无文件

摘要
 盐沼湿地是公认最具价值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然而在中国大规模互花米草清除工程的背景下,在有效评估该生态工程的效益和风险方面却依旧存在研究空白。本研究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长江口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数据、实地采样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在不同入侵生物整治策略下其未来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将逆转互花米草在长江口日益严重的入侵态势,相对2022年,整治后自然恢复能够显著改善长江口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并显著提高生态系统质量,而整治后人工恢复盐沼植物能够使其碳固存能力得到有效恢复。本研究对沿海生态项目的实施、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并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强调了在涉及优势种大型生态项目中进行全面和详细风险/效益评估的必要性。
 
关键词
生物入侵,生态建模,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遥感
报告人
齐冠普
硕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齐冠普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兰轩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海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刘亚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谢铁威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郭海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马俊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