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分布模型在高度异质性环境中的应用
编号:150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37:46 浏览:8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6]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5(19日上午,215)

暂无文件

摘要
物种分布模型是当前生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Franklin, 2023)。但在环境高度异质化的热点内,对多个物种或某个类群以物种分布模型进行适宜性预测时,物种发生数据的空间自相关处理和物种保护状况不同(如濒危程度和特有性)可能会增加模型的不确定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们在横断山南段(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级构建了兰科植物的保护状况图层与多样性热点图层,并与物种分布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任何尺度下的模型结果都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保护热点和多样性热点,证明了“物种偏差”的存在(Wang et al., 2023)。因此,我们提出了根据多方结果,分别构建了严格保护情景、经济保护情景与积极保护情景。
 
关键词
物种分布模型,异质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兰科植物
报告人
王雪鳗
博士研究生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王雪鳗 成都理工大学
唐颖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