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生态治理下黄河口高时空分辨率盐沼植被碳汇分布格局: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
编号:14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20:48:10 浏览:82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7]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专题4.5(19日下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互花米草的快速入侵对黄河三角洲原生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我国于2020年启动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本研究旨在调查黄河口原生植被的固碳动态,基于谷歌地球云平台GEE,融合光学与雷达多源遥感影像与机器学习,生成了月度10m分辨率的黄河口盐沼植被分类数据集,结合野外生物量采样数据,对原生植被碳储量进行建模与反演,获得了该地区盐沼植被碳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梯度提升树算法表现出更高的分类可靠性,总体精度可达98.10 %;揭示了互花米草的人工治理工程对河口海岸带蓝碳系统的演变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有望为黄河三角洲更有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时-空-谱分析,物种入侵,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监测
报告人
王艺璇
硕士研究生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王艺璇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