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湿等离子体条件下采用干灰化法分析高有机质环境样品中的镉同位素
编号:14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23:34 浏览:74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2] 主题2、地球化学

暂无文件

摘要
镉(Cd)是一种稀有但有毒的元素,由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含量较低,其同位素研究在原生环境中的应用非常有限。本研究针对Cd含量低但有机质含量高的样本,提出了一种干灰化预处理方法,以有效富集镉,满足其同位素分析的要求(镉含量应大于20ng)。
使用石英纤维滤膜包裹待灰化的样品进行最高温度为550℃的阶段性灰化,随后将干灰化的样品进行消解、纯化分离、Cd含量和同位素测定。本研究使用该方法处理了土壤、沉积物、生物组织和煤炭等9种国际固体标准样品,最大灰化重量为1.67g或更高。消解后镉的回收率良好(91.6% ~ 108.0%),有机质的去除效果十分显著。结合银外标法(Ag-doping)和标准-样品-标准法(SSB)对仪器产生的质量偏差进行了校正,并在湿等离子体条件下进行了镉同位素测量(精度为0.060‰)。在干灰化方法处理下,固体标准样品包括NIST SRM 2711a(0.524±0.086‰)、GSS-4(-0.281±0.121‰)、GSS-5(-0.481±0.043‰)、GSD-11(-0.305±0.064‰)、GSD-12(-0.049±0.063‰)、BCR-482(-0.176±0.073‰)、GSB-16(-0.026±0.058‰)、GSB-29(-0.613±0.056‰)、NIST SRM 1632d(-0.309±0.041)与高温高压消解法得到的Cd同位素组成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异在-0.056‰至0.076‰之间,同时与前人报道的参考值吻合,表明干灰化法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不会造成Cd同位素的分馏。
同时,在湿等离子体条件下,锡(Sn)和锌(Zn)元素对Cd同位素测试的耐受性比干等离子体条件下有明显优势,这对于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过高的元素背景值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同时钼(Mo)和锆(Zr)元素对Cd同位素测试的耐受性并没有降低。这种方法有望提高Cd同位素在初级生态系统和生物体内镉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镉同位素,干灰化法,湿等离子体,MC-ICP-MS,银外标法
报告人
吴限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吴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泽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民族大学
孙广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林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付学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唐杨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冯新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