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土)金属同位素示踪化学风化
编号:146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15:43 浏览:8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2] 主题2、地球化学 [S2-4] 主题2、地球化学 专题2.2(20日上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化学风化无时无刻地改变着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地球化学组份,特别是通过消耗大气CO2含量的速率快/慢调控宜居的地表温度。几十年来,基于元素含量、比值和组合的定性指标对化学风化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动辄百万年的时但也因为化学风化间尺度和元素之间存在性质差异而无法被上述指标定量研究。可以预料,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间不存在元素性质的差异,碱(土)金属稳定同位素携带的高维信息应该忠实的记录了化学风化的过程信息。本文首先阐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碱(土)金属稳定同位素(δ7Li、δ26Mg、δ41K、δ44/40Ca、δ87/85Rb、δ88/86Sr、δ138/134Ba)示踪化学风化的原理,详细梳理了各碱(土)金属同位素示踪化学风化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发展动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各碱(土)金属同位素的特点、指出各同位素体系薄弱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碱(土)金属同位素各自的优势,同时避免其劣势,多种示踪手段相互补充、佐证,扬长避短,碱(土)金属同位素联合示踪化学风化的研究思路。该联合示踪方法不仅能全面的获取化学风化中各个过程的真实信息,且能准确地把握化学风化的控制机制,进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大陆化学风化对地球宜居性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化学风化,碱(土)金属同位素,表生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宜居地球
报告人
苟龙飞
副教授 长安大学

稿件作者
苟龙飞 长安大学
黄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守业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韦刚健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赵志琦 长安大学
金章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