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荒漠草原退化过程分析
编号:144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06:02 浏览:71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0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典型矿区及周边5 km范围为研究区,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研究区草地不同退化等级(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露天开采建设期(2009年)研究区重度退化草原面积58.59 km2,占总面积的47.88%,中度退化面积55.87 km2,占总面积的45.66%,无明显退化草原仅有1.66 km2;2011年开始露天开采,研究区重度退化草原面积54.17 km2,占总面积的44.27%,中度退化面积58.38 km2,占总面积的47.71%,重度和中度退化草原的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1.98%;露天开采完成转成井工开采的建设期(2016年),研究区重度退化草原面积相比与2009年、2011年有所减少,中度退化草原面积增加到61.38km2,占总面积的50.16%;2021年进入井工采矿运行期,这一时期研究区中度退化草原面积为66.05 km2,占总面积的53.98%,重度退化草原面积减少到46.04 km2,轻度退化和无明显退化草原的面积10.27 km2。从不同时期、不同等级面积变化可以看出,研究区处于草原与荒漠之间的过渡带,地形结构比较简单,地下水位埋深均在10 m以下,矿产资源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几乎不会影响到地表植物;矿区周边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受开采运输车辆压损、人为踩踏、开采粉尘污染、采矿废弃物大量堆积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矿业活动等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矿区周边天然草地植被生境发生变化,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原生优势种群规模缩小,寸草苔、冷蒿等小型低矮禾草逐渐取代高植株禾草;一、二年生植物数量增加使多年生植物优势度降低。对研究区2009~2021年草原退化指数的统计结果表明,采矿建设初期,受大规模矿产资源建设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处于重度退化等级,草原退化指数3.064,随着采矿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以及排土场、尾矿库等废弃地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草原退化指数有所降低,到2021年,退化指数降低到2.938,研究区的草原退化状态由建设期的重度退化等级逐步改善为中度退化等级,研究区的草原退化态势有所缓解,但退化形式仍然较为严峻。
关键词
荒漠草原,资源开发,退化面积,草原退化指数
报告人
珊丹
教授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珊丹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