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适宜改良评价框架—以松嫩平原为例
编号:143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5:59:50 浏览:79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1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东北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评估并识别该地区盐碱地具有改良优势,对提高该地区盐碱地改良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吉林西部盐碱耕地集中区为例,提出评价盐碱耕地是否适合改良的框架,该框架在耕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土壤盐碱程度和水文连通性,构建耕地适宜改良指数。结果显示,低耕地适宜度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酸碱度和地势较高,温度较低;研究区中部土壤电导率和交换性钠百分比较高导致高盐碱区分布;高水文连通性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南部以及东部,湖泊和植被覆盖度较高。共有39.42 %的耕地面积被耕地适宜改良指数识别。本研究旨在遴选适合改良的更高优先级的盐碱耕地,为治理东北苏打盐碱地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
耕地适宜性评价;盐碱耕地;水文连通性;松嫩平原
报告人
黄金怡
硕士研究生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黄金怡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熊俊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