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21年毛乌素沙地沙质荒漠化时空变化分析
编号:14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29 16:25:12 浏览:73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2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本文利用“MSAVI-Albedo”模型提取荒漠化指数,基于Moran’I指数分析荒漠化的聚类分布特征,并通过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1991年、2002年、2009年和2021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驱动力,评价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21年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程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分别有86.11%、81.82%、52.5%和37.42%的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的荒漠化程度得到改善,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占比由29.22%大幅度减少至5.62%,无荒漠化土地占比由4.16%增加至18.33%,荒漠化重心整体向西部转移,荒漠化群聚现象得到增强。基于土壤、气象、地形、社会经济4类13项驱动因子分析可知,对毛乌素沙地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土壤、气象、经济社会、地形。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冀欣阳
工程师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李光玮
工程师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稿件作者
冀欣阳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