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极涡的月内、季节内尺度变化何时、如何影响北半球寒潮低温?
编号:13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5:51:17 浏览:8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7]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8(19日下午,222)

暂无文件

摘要
平流层极涡除了其季节内尺度的主导变率外,还存在月内尺度变率;这些平流层变率能否向下显著影响到对流层,通过哪些关键过程实现,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基于EEMD信号处理方法、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理论开展了分尺度的平-对流层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研究发现,大陆尺度寒潮低温事件的发生与对流层低层北极冷空气质量的经向输送(等熵大气经向质量环流冷支)直接相关。该冷支具有显著的月内(10-30天)和月到季节(>30天)尺度变率,前者恰为平流层向极地暖空气质量输送(平流层暖支,对应平流层极涡的变化倾向)的主导时间尺度,后者恰为平流层极涡强度的主导时间尺度。而与平流层毗邻的对流层中高层向极地暖空气质量输送(对流层暖支)却更是由10天以下的天气尺度变率主导。这说明对流层低层冷支与平流层暖支之间似乎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分尺度结果进一步指出:
1)在月内和月到季节两个时间尺度上,平流层暖支都有落后于对流层冷支的变化信号,主要是由对流层向上传播的波动驱动,这些波动多与欧亚大陆寒潮有关。
2)平流层的显著向下影响只在月到季节尺度上出现,其中非地转的纬向平均经向流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更强的暖空气质量输送到北极平流层后,极地平流层空气质量异常对总柱空气质量起主导贡献,使得在平流层和地表都出现伴随弱极涡的极地高压和中纬度低压异常,从而形成近地面异常向南的气压梯度,其导致的纬向平均经向流异常驱动北极冷空气质量从北美路径挤出,利于北美寒潮低温在平流层极涡弱事件之后发生。
关键词
平流层极涡,寒潮,月内,季节内
报告人
虞越越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虞越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