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对流层碳质气溶胶层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的特征差异及成因
编号:138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5:51:17 浏览:87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1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7]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8(19日下午,222)

暂无文件

摘要
野火燃烧和人为活动排放的碳质气溶胶扩散到对流层顶,会形成上对流层碳质气溶胶层(TCAL)现象,从而通过其辐射效应诱发天气气候的异常。在深对流活动较为旺盛的季节,TCAL不仅出现在亚洲,而且也发生在南美洲和非洲。亚洲TCAL的强度在7–8月份达到峰值;南美洲和非洲的TCAL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10–12月份和11–12月份。受深对流系统强度最强的影响,亚洲的TCAL高度最高,空间覆盖范围最广;受近地表野火燃烧释放的碳质气溶胶含量最大的影响,南美洲的TCAL浓度最高。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TCAL在地表可分别产生+0.23 W m−2、−0.54 W m−2和−0.20 W m−2的辐射强迫。在年际时间尺度上,近地表污染物排放主导了TCAL的演变趋势;南美洲和非洲增强的野火燃烧风险将导致南美洲和非洲的TCAL在未来依旧表明出稳健的上升趋势,而亚洲TCAL则呈现下降特征。
关键词
上对流层碳质气溶胶层,特征差异,季风动力,地表排放,辐射效应,长期趋势
报告人
吴东佑
博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吴东佑 兰州大学
王鑫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