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夏季旱涝格局的平流层前兆
编号:138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5:51:16 浏览:78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7]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8(19日下午,222)

暂无文件

摘要
东亚夏季降水第一主模态表现为以30°N为中心的南北振荡偶极子,即南旱北涝(SDNF)。在过去30年中,这种旱涝格局已经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其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仍是重大挑战。本文发现,影响南北振荡偶极子的一个关键因子是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 10公里以上的热带纬向风)。QBO可以通过副热带路径调节东亚的降水,贡献了偶极子的最大解释方差。一个包含QBO的统计模型表明,QBO至少可以提前3个月来预测夏季旱涝,该模型可以解释75.8%的降水南北振荡,而QBO贡献了2020/2021年7-8月份南旱北涝模态的30%以上。这一结果表明,利用热带中高层大气进行夏季季节预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平流层准两年振振荡,降水,旱涝
报告人
张如华
复旦大学

稿件作者
张如华 复旦大学
周文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