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口河自然保护区潮沟对典型湿地植被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编号:12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4:01:31 浏览:76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9:1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滨海湿地潮沟对植被景观格局演变有着重要影响,在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生态补水后滨海湿地潮沟对典型植被景观格局的影响,本文基于Landsat-5 TM和Sentinel-2 MSI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采用宽阔潮沟和细小潮沟分别提取后融合的方法提取潮沟,采用面向对象分割方法优化空间单元,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开展植被景观的分类,分别获得2000-2021年刁口河自然保护区各级潮沟及典型湿地植被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景观特征指标和潮沟发育指标,探究潮沟发育指标对典型湿地植被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1年期间,保护区芦苇和碱蓬的面积呈上升趋势,至2021年分别达到62.571km2,42.935km2;柽柳的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峰值在2010年达到20.419km2;保护区潮沟频数、密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至2021年峰值分别达到6.737条/km2、3.600km/km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潮沟频数、密度、分维系数、α、β及γ连通度与芦苇和碱蓬的面积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90%),潮沟频数还与芦苇聚合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88%),潮沟频数和曲率与芦苇分维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91%和88%)。此外,累积年生态补水量与历年潮沟频率、密度、α、β及γ连通度等潮沟发育指标相关性较强(R2>0.85)。由此表明,实施生态补水促进了保护区潮沟发育,进而有助于典型湿地植被芦苇和碱蓬的景观发育,而柽柳在补水后期由于受到芦苇和碱蓬扩展的竞争,景观演化受到一定的抑制,景观格局指数与潮沟发育指数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刁口河;潮沟发育;植被景观格局;遥感解译;Pearson相关性分析
报告人
李涛
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李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