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调控影响下黄河春季入海径流变化及其对河口渔业恢复的潜在效力
编号:128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6:17:18
浏览:74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几十年随着水库大坝的兴建, 全球河流碎片化程度加剧. 水库的拦截与调蓄改变了河流自然水文过程, 进而导致河流-河口系统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 因此, 缓解水库大坝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保障河流-河口系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为受人为干预最为强烈的大河之一, 黄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水库改变了黄河径流通量和时空输送格局, 引起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河口生态系统的显著调整. 近年来, 为了改善河口生态环境、促进河口渔业资源恢复, 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在春季(黄河口鱼类的主要产卵期)实施生态补水, 通过加大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 增加春季入海径流通量, 塑造适宜的河口盐度环境. 2011年至2020年, 小浪底水库春季总计过流84.05km3, 其中约40% (33.16km3)来自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排放. 生态补水导致黄河春季入海径流由1.50km3/yr增加至3.46km3/yr, 河口区平均盐度下降1.6PSU, 河口鱼卵密度、仔稚鱼密度明显增加. 黄河通过水库调控增加春季入海径流改善河口生态系统、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缓解水库的负面生态效应、实现陆海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水库调控, 淡水排放, 春季径流, 河口生态系统, 黄河
稿件作者
吴晓
中国海洋大学
王厚杰
中国海洋大学
毕乃双
中国海洋大学
范勇勇
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