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以两种不同方式驱动了丝绸之路路线的变迁
编号:12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3:27:13 浏览:93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尽管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与人类文明的演变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其在影响古文明空间格局方面的作用却较少受到关注。约公元420‒850期间,古丝绸之路主要交通路线从塔里木盆地迁移至天山北麓,为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空间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机遇。本研究利用新建的来自西北干旱区的高分辨率摇蚊‒温度记录,整合水文和历史资料,评估了气候波动对丝路路线变迁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约公元420‒600期间,塔里木盆地的低温少雨气候导致水资源短缺,触发了丝路路线向北迁移。然而,在随后的约公元600‒850期间,转暖转湿的气候并未减缓路线的北迁,原因是当时吐蕃与唐王朝在塔里木盆地的冲突加剧,导致丝路贸易受阻——而吐蕃的崛起和扩张与青藏高原同时期的适宜气候密切相关。该结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直接影响(生存环境恶化)和间接影响(地缘政治冲突)两种不同方式驱动人类文明的空间变迁,对理解古代人群在欧亚大陆的迁移及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区水资源和地缘政治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参考价值。
稿件作者
陈建徽
兰州大学
王海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