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南岭东西部末次冰消期以来汞积累的非同步变化
编号:126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3:27:09 浏览:78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长时间序列汞沉积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阐明不同地点汞沉积的影响因素。大湖和大坪沼泽分别位于中国南方南岭山脉的东部和西部,二者直线距离约400km。为了检验南岭东西两处的大气汞沉降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存在非同步变化的科学假说,分别在两个沼泽湿地获取了沉积柱芯,并进行了高分辨率的Hg沉积记录重建。通过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大湖和大坪的汞沉降变化主要记录了有机质输入流域中汞含量的变化。有机质来源、岩芯周围环境、汞来源和大气沉降贡献的差异是与流域环境相关的原因,导致观察到的沼泽汞沉降和气候响应差异。在冷干时期,大湖沼泽陆地有机质对汞的吸附更为显著;而在暖湿时期,大坪沼泽内源有机质对汞的吸附和附近汞源的湿沉降,是两者非同步响应的主要气候相关过程。在这两个沼泽中,都观察到了千年周期(∼1000-2200年)和多百年周期(∼300-500年),这可能与地球进动周期和太阳活动周期的谐波周期有关。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沉积汞与气候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增进对这种响应的区域与全球差异的理解。
关键词
汞,沉积,东亚夏季风,气候意义,末次冰消期,华南
稿件作者
王小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钟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